記得創業初期1994年科技日報記者來公司采訪我的時候曾經問我,為什么有很多專家、教授成立了公司,可半年不到就垮了,這是什么原因?我當時回答的是:科學家不等于企業家,企業家應是科學家、實業家、哲學家的結合體,企業家一定要有科學家的邏輯思維,和實業家的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務實精神,做企業有眾多不確定因素,企業家要學會用哲學家的哲學思維來處理這些不確定的因素。如果說,科學家是1+1=2,哲學家是1+1=3,那么企業家就是1+1=5,所以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一定對企業哲學進行積累和提煉及應用,企業才不會垮掉。創統自誕生來那天起就十分注重將企業的哲理用于指導創業過程。
進入21世紀,企業間的競爭已經由物質形態的實力競爭,上升到企業哲學范疇的競爭,先進的企業哲學是企業的靈魂,是企業成長的拐杖,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思維基礎,對企業的決策、經營、生產、管理、投資等具有指導意義和作用,是企業生存、競爭、發展的源動力,是企業的路線方向問題,決定著企業的命運和前途。
創業以來,創統十分重視企業哲理的提煉與積累,因為這些哲理是我們的決策和行為的判斷基準,我從創業初期開始,每年都如實地記錄著創業過程的感悟,充滿了哲理,令人耳目一新。在企業經營中運用哲學思維,自上而下地把繁雜無序的事物抽象成簡捷的規律,用來把握企業成長的節奏和掌控宏觀市場,在激烈的市場經濟大潮中脫穎而出,創建了國內科技企業界具有特色的“創統模式”,這一切創統的企業哲理起了很重要作用。